随着机械、炼金、电子、汽配、纺织、化工、轻纺、建材等产业发展壮大,湖北省石首市绣林变电站“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1991年1月,石首首次由地方政府与国家合资筹建220千伏笔架山变电站开工建设。
变压器运输、变压器油过滤,成为实施工程人员面前的两只“拦路虎”。数十吨重的变压器从山东通过水运直达石首渡口后,需要大型平板车转运。然而,车宽道路窄、货重路况差,乡村公路弯道多、桥梁多,重型运输车辆根本没办法通行。“有的地方桥面宽度只有5米,不能承受大货车与变压器的重量。”参与当年工程建设的竺为栋说。石首供电局多次向地方政府汇报,优化路径运送方案,协调邻近村民支持。道路狭窄不平,他们拓宽道路;桥梁承重不够,他们添柱加固,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当地村民的密切配合下,历经坎坷终于将变压器安全地运达工地现场。
变压器安装就位后,进入滤油环节。当时滤油设备较为落后,采取滤油机过滤,将油从油罐过滤到变压器。经检测,变压器油耐压试验数据、油色谱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但油化验项目中的微水测试不达标。一项检验测试的数据不达标,导致整个油不可以使用,设备不能运转。看着一台真空滤油机不停歇地循环滤油,参加滤油的组长谢征心急如焚。于是,有人想到增加一台真空滤油机,增加滤油次数,将油过滤两遍。通过两台真空滤油机,油品从一个容器经过一台滤油机输送到另一个容器,再从另一个容器滤油送到变压器。滤油小组实行三班倒连轴转,机器不停人不停。经过一月的忙碌,变压器油终于达标了。
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石首供电职工以工地为家,不畏酷暑严寒,任劳任怨,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1993年12月10日,笔架山变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石首首次迎来了220千伏供电电源。为石首境内的荆州钢厂、楚源化工、吉象板业等工业公司及石首防洪排涝、抗旱灌溉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供应,改变了过去单电源、供电能力不够等状况。
2006年,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增一台15万千伏安变压器,有6回110千伏出线,供电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石首逐步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为龙头、110千伏电源网络为骨架、35千伏电网为脉络的现代电网。
如今,这座安全运作28年的220千伏笔架山变电站,将继续服务石首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将鄂南“明珠”装扮得更加绚丽璀璨。(熊诗超、周志勇)
随着机械、炼金、电子、汽配、纺织、化工、轻纺、建材等产业发展壮大,湖北省石首市绣林变电站“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1991年1月,石首首次由地方政府与国家合资筹建220千伏笔架山变电站开工建设。
变压器运输、变压器油过滤,成为实施工程人员面前的两只“拦路虎”。数十吨重的变压器从山东通过水运直达石首渡口后,需要大型平板车转运。然而,车宽道路窄、货重路况差,乡村公路弯道多、桥梁多,重型运输车辆根本没办法通行。“有的地方桥面宽度只有5米,不能承受大货车与变压器的重量。”参与当年工程建设的竺为栋说。石首供电局多次向地方政府汇报,优化路径运送方案,协调邻近村民支持。道路狭窄不平,他们拓宽道路;桥梁承重不够,他们添柱加固,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当地村民的密切配合下,历经坎坷终于将变压器安全地运达工地现场。
变压器安装就位后,进入滤油环节。当时滤油设备较为落后,采取滤油机过滤,将油从油罐过滤到变压器。经检测,变压器油耐压试验数据、油色谱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但油化验项目中的微水测试不达标。一项检验测试的数据不达标,导致整个油不可以使用,设备不能运转。看着一台真空滤油机不停歇地循环滤油,参加滤油的组长谢征心急如焚。于是,有人想到增加一台真空滤油机,增加滤油次数,将油过滤两遍。通过两台真空滤油机,油品从一个容器经过一台滤油机输送到另一个容器,再从另一个容器滤油送到变压器。滤油小组实行三班倒连轴转,机器不停人不停。经过一月的忙碌,变压器油终于达标了。
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石首供电职工以工地为家,不畏酷暑严寒,任劳任怨,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1993年12月10日,笔架山变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石首首次迎来了220千伏供电电源。为石首境内的荆州钢厂、楚源化工、吉象板业等工业公司及石首防洪排涝、抗旱灌溉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供应,改变了过去单电源、供电能力不够等状况。
2006年,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增一台15万千伏安变压器,有6回110千伏出线,供电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石首逐步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为龙头、110千伏电源网络为骨架、35千伏电网为脉络的现代电网。
如今,这座安全运作28年的220千伏笔架山变电站,将继续服务石首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将鄂南“明珠”装扮得更加绚丽璀璨。(熊诗超、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