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娱乐网页登录版 > 厂区展示

凉亭镇:榨油坊“榨”出产业振兴新希望

2024-06-13 厂区展示

  走进凉亭镇太阳村村民陈小华开设在村里的榨油坊,满屋子的菜油香味扑面而来。油坊内,陈小华和妻子正在熟练地操作灶台、压榨机、滤油机,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经过炒籽、上榨、压榨、提炼等工序被榨成了色泽鲜亮、清澈透明、芳香浓郁的成品菜油。

  陈小华家的榨油坊,坐落在太阳村的一条街道上,外表看起来虽不怎么起眼,但从里面飘散出来的香味足以弥漫整条街,牵引着路人的味蕾,而这并非是使陈小华家的榨油坊在方圆十几里地家喻户晓的主要原因。

  原来,陈小华自2008年开设榨油坊以来,坚持在炒籽、提炼等工序上保留传统的工艺和配方,使榨出来的各种食用油具有绿色、健康、营养、生态等品质,人们吃着放心,由此赢得了顾客的好口碑,每年代加工油菜籽15万公斤,出产菜油5万公斤;每到油菜收获季节,上门找他加工菜油的顾客总是排起了一条长龙。

  在陈小华家的榨油坊里,最惹人注目的是搭建在门口的一台土灶,又叫柴火灶,上面架着一口大锅,是陈小华专门用来炒籽的,烧柴火、翻炒都靠人工。在陈小华看来,只有保持传统的人工炒籽工艺,才能榨出高品质的成品食用油,炒籽又是榨油中的最关键工序,更是马虎不得,所以他一直沿用传统做法。

  笔者去采访那天,室外气温达到42度,陈小华和妻子仍站在炙热的灶台前面,一个忙着翻炒锅内的油菜籽,一个忙着往灶膛里添柴火,那聚精会神、不惧炎热的样子,只为榨出自己满意、顾客满意的油品来,这不只是一种匠心,更是一种追求。

  陈小华说,“三分榨油,七分炒籽”。炒籽工序,掌握火候很重要;火候嫩了,油菜籽的水分就难以彻底焙干;火候老了,油色就会变黑,油味就会变苦,还会影响出油率;火候要恰到好处,不嫩不老。提炼工序,在原油中,只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添加适当的盐和开水,不需要添加其他物质,再经过控制一定的温度,就可以通过离心滤油机提炼出无任何杂质、鲜亮清澈的成品菜油。

  年过七旬的贺立喜,是陈小华榨油坊的常客,每年他都要将家里收获的油菜籽,早早送到陈小华家的榨油坊里加工成菜油,然后通过物流将它们全部寄给远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们。今年,贺立喜老人又将家里一亩多耕地全部种上了油菜,因为不只是儿女们喜欢食用家里纯绿色、无添加的菜油,儿女们和在外面的朋友也都十分喜爱,每年老人自产的菜油都被儿女们销售一空。

  如今,在凉亭镇,有很多像贺立喜一样的家庭,通过发展油菜种植业,不仅盘活了当地闲置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还让身边更多的人吃上了放心油。

  凉亭镇农技站站长袁翼翔介绍说,榨油坊在凉亭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该镇至今仍保留了3家传统榨油坊,且在关键工序上沿用着传统的工艺和配方。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油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的提升,农户自种自产的纯绿色、无添加食用油慢慢的受到顾客的青睐,由此增强了凉亭镇广大农户发展油菜种植业的积极性,特别是传统的榨油工艺为凉亭镇广大农户出产高品质的食用油产品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在传统榨业的带动下,凉亭镇油菜种植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油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1981亩,50亩以上的油菜种植大户发展到40余户,年产油菜籽150万公斤,年生产油菜45万公斤。

  菜油香里说丰年。凉亭镇党委书记严国旺表示,下一步,凉亭镇在逐步扩大油菜种植培养面积的同时,全力发展花生、芝麻等其他传统油料作物种植业,让榨油坊“榨”出产业振兴新希望,同时让凉亭镇出产的各种食用油真正成为众多购买的人心目中的“最好的土特产”。(通讯员 孙春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4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