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黔送铁军:建成我国海拔最高超高压换流站

2023-12-22 新闻中心

  当夏风吹暖群山,疫情的阴霾渐散,生活与工作逐渐回到正轨。在云南昆明市禄劝县中屏镇安东康村外,一座较高的山顶上,几个男人并肩而立,逃眺前方。在他们的眼前,一座崭新的换流站镶嵌在群山之间。夕阳下,迤逦的山头交织着闪闪发光的铁塔和银线,像胜利的旗帜在招展。

  这座换流站,就是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500千伏禄劝换流站。

  这几个男人,就是这座换流站重要的参建者,他们来自南网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有项目经理黄映炎、项目副经理胡习文,以及几位青年党员。他们虽然在电网建设一线千伏禄劝换流站对他们而言,似乎有些不一样。2020年6月11日,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成功带电后,他们一起来到这里,远远地,好好地看看,这个经历9个多月奋战的地方。

  “9个多月,整个项目部就像是一台在高速运转的机器,终于能松口气了。”项目经理黄映炎如释重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对我们确实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贵州电网唯一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输变电专业施工公司。企业成立60多年来,先后在“西电东送”“电力天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立下汗马功劳,并获得过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优秀施工公司等荣誉,汇聚了电网建设施工最顶尖的人才和团队,他们践行“忠诚可靠、攻坚克难、用我必胜、舍家为业”信念,在行业内有着“黔送铁军”的美誉。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是加强云贵两省电网相互连通,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提高贵州外送通道利用率,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保障能力的南方电网公司重点工程。该工程从项目核准至全部投运的时间不到12个月,是目前世界上建设周期最短的新建直流工程。而禄劝换流站作为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唯一的新建站址,海拔约253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超高压换流站。地质条件复杂,建设任务繁重,工期十分紧张。

  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隆重表示:“对于禄劝换流站工程,公司十分慎重,所以从前期准备,到组织团队,我们都坚持‘最重要的工程上最好的团队’这一原则来组建项目部。”

  年轻的工程师黄映炎和胡习文搭挡,分别担任了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职责。他们虽然都是年轻的80后,但在电网建设一线已经多次独挡一面,并取得良好成绩。两人在2018年同时获得“南方电网集体三等功”1次,黄映炎2019年还获得南方电网公司五一劳动奖章。他们近年参建的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滇西北直流工程±800千伏新松换流站、500千伏碧江变电站等先后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等。

  此外,为顺利推进工程开工建设,贵州送变电公司党委统筹指挥,深化党建引领,推行“党建+基建”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层次地融合。可以说,良好的班底和坚强的组织保障,为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项目经理黄映炎坦言:“±500千伏禄劝换流站A标工程是我所负责的换流站工程中,施工工期最短、建设任务最重、遇到困难最多的一个工程。到目前为止,没有之一。”

  困难之一是工期短;困难之二是技术难度大;困难之三是疫情影响。正常的情况下,遇到以上任何一个困难,都足以让人犯难。没想到的是,三个困难同时叠加在一起。

  禄劝换流站自2019年7月开工以来,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面对地质条件复杂、云南雨季施工难道大等问题,黄映炎一头扎进去,仔细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的实施工程的方案。有时候,他一边吃早餐,突然想起来就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明天呢,明天怎么样?”很快又转到技术的问题上:“我们的时间太紧了,能不能采用专业班组流水作业的方式,保障人员休息,又不耽搁时间。”这个建议似乎可行,项目部立即组织厂家技术人员、施工队长等讨论各种可能优化施工的措施,按照24小时各专业班组流水作业的方式,倒排工期,进行动态纠偏,随时保证人、机、料、环满足现场需求,最终极1、极2阀厅以及主控楼筏板基础,提前工期约50%。双极阀厅电气安装都要现场完成,按厂家提供方案需3个月左右才能完成,但是,双极阀厅仅用了38天提前完成任务。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极大激发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施工项目部按照“竞赛评比与日常工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现场开展竞赛,以劳动竞赛促进工程建设攻坚决战。同时,为不断的提高科研水平,他们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到工程上。”其所编制的QC课题《电缆沟快速模板的研制》获得“2019年贵州电力基建优秀QC小组一等奖”“南方电网公司 2019 年基建优秀QC小组成果二等奖”等。

  虽然项目部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小孩刚满月,有的父母卧病在床,但春节期间,100多人主动留守工地。而黄映炎、胡习文,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湖北人,他们都带头坚守。“这么短的工期,一点也不能耽搁。公司把这样的重点项目交给我们,我们肯定要想方设法保质保量按时达成目标。”他们经常这样鼓舞其他员工,更是从内心深处这样要求自己,确保整个项目部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时间紧、困难多、任务重还不说。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起于武汉,蔓延全国。一时之间,人心恍恍、紧门闭户,时间似乎在那一刻按下暂停键。

  最忧心的还是项目副经理胡习文,他的亲人全部在老家武汉。一方面担忧家人安危,另一方面又要照顾项目部的其他人,他甚至还自费想方设法购买到了口罩400个、84消毒液75升、莲花清瘟颗粒、感康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资无偿捐献给项目部使用。黄映炎看到搭档如此投入,知道他心里的另一面一定是无比焦急。家人在武汉这是最难的事情了。但胡习文却说:“我担心工期呢。”黄映炎说:“越这种时候,越要更细致,确保安全。”

  春节后不久,为顺利复工,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施工项目部编制了《复工复产专项施工防疫方案》,每人都建立了健康管理台账,从实施工程人员出家门起前14天的活动轨迹到如何抵达工地,都做了详细的规划。施工项目部在最短时间之内组织600多人返回工作岗位,按下了复工复产“快进键”,吹响大干快干“攻坚战”冲锋号。

  按时达成目标不是一句空话。眼看离目标日期慢慢的接近了,一定要再加一把油才行。“我们讨论过,遇到疫情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工期延长也能理解的。但是,在全国上下都争分夺秒抢损失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工程能够更快更好完工,无疑对公司和广大电网建设者而言,都是莫大的鼓舞。”扎实工作,心怀大局,项目部要求大家撸起加油干的袖子。

  3月3日,贵州送变电公司成立了“禄劝换流站工程土建、电气A标督战组”,聚焦项目推进情况,高效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抽调11名骨干力量成立项目攻坚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全力以赴投入到阀厅安装工作中。不仅详细编制了《阀厅安装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还制定了“百日攻坚作战计划图”。每天停工后,各班组要根据计划图对比分析进度情况,遇到影响进度的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将既定目标细化和量化,优化施工。同时,加大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管理力量的投入,通过种种安全宣传、教育及安规考试等途径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无尘化”绿色理念融入到工序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作业人员大脑中。

  工程建设到投运,回望很简单,但过程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疫情期间,项目实施工程人员吃尽了苦头。3月20日,在A标极2阀厅,1600余平方米的阀厅内,20余名实施工程人员身穿白色防尘服的同时, 还戴着口罩,汗流浃背地进行换流阀附件安装工作。他们不仅要做好施工防护,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尤其是,整个施工场地,还散发着浓郁的消毒水的味道,让人特别不舒服。

  黄映炎说:“阀厅是禄劝换流站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换流站的‘心脏’,其设备安装有换流阀阀塔、阀冷设备等。其中,极2阀厅共有6座阀塔,阀塔采用分叠结构,阀塔单个重约0.5吨。换流阀采用悬挂式安装方法,高空作业多、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繁琐,施工工艺对环境要求很严格,环境和温度控制在15-30℃,湿度控制在60%以内,并要达到千万级防尘要求。所以在疫情防控下施工,十分艰难。”

  宏伟的工程,却下绣花针功夫。在克服重重困难下,仅仅用38天,顺利完成双极阀厅全部安装工作,并零缺陷移交;仅仅50天,完成极1 换流变6台安装部分的主要工作等关键路线工作,在重点基建工程建设攻坚战中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禄劝换流站工程的计划工期是15个月,这已经是我国建设周期最短的500千伏换流站,而且该站所处海拔高度约2530米,交直流主设备外绝缘水平也比常规海拔增加约21%,在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质保量提前达成目标,顺利通过验收,实现竣工投产,实属不易。

  贵州送变电公司虽然已经太多次创造这样的奇迹,但这样的奇迹并非凭空而来,也并非仅仅靠精神就能做到。也许在组建团队那一刻,就决定了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好的团队、好的纪律、好的保障、好的精神,这么多好,一定会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这并不是简单的激动人心的故事或者传奇,而是干事创业最基本的逻辑。“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正是这样管理理念,让“黔送铁军”成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必胜之师。

  随着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完工投产,这个以80后为核心的禄劝换流站施工项目部圆满达成目标。作为电网建设者,他们不是在做工程,就一定是在去往一个又一个工程的路上。铁塔银线舞长空,在云贵高原的巍峨群山上,电网工程就像条条大动脉,驱动着两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而±500千伏禄劝换流站就像一个大心脏,跳动着时代发展的澎湃脉搏,也见证着匠心值守的铁军担当。一个工程是一座丰碑,见证的不仅是时代,还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黔送铁军”追梦人。(龚婷婷 程 欣 刘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