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丰收后,菜油尝鲜时。结束了忙碌的夏收夏种,村民们开始将收获的油菜籽驼到榨坊加工,品尝最新鲜的菜籽油,享受丰收的果实。
清晨,乡村和城市才刚刚苏醒,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郊的大堰角榨坊就已经热闹起来。上百平方米的农家小院,一半是榨油设备,另一半则被成堆的菜籽麻袋和等候榨油的顾客挤满。飘香的油坊里热火朝天。
“我就是这附近的村民,我每年都在这榨油,因自己榨的油又放心、吃的又还香,更纯一些。”村民王家芝说。
“今天早上6点半左右都起来,带我娘家我们还有婆家,三家一起来榨油。自己种植收了一点,再到这里买一点,榨个百把斤油,能管一年。”村民王江平说。
等候期间,大伙儿围坐一团拉家常、话丰收、谈变化。今年的油菜虽受寒潮影响,好在农技专家指导管护及时,油菜产量并没受多大影响。前来的农户中,亩产最多的近400斤,最少的也有270斤。他们从始至终坚持“留够自己的,剩下的全卖掉”的做法,早早地把全家一年的菜籽油食用量榨好保存。
而对于榨坊老板闫有容、陈彩霞夫妇而言,顾客谈天的时间,是他们赶制加工最紧张的阶段。
“从早上6点到现在10点,4个小时一共加工了2000斤菜籽,中间没停过机。”大堰角榨坊老板闫有容说。
每年“三夏”农忙后,榨坊才进入加工旺季。夫妻俩分工合作,闫有容负责炒料和榨油,看起来门类虽少但却都是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活儿。陈彩霞负责称重、筛选、炼油、过滤、灌装、结算,活儿虽不重但繁杂。夫妻俩就这样默契搭配着,成功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一干就是20多年。
这些年里,闫有容不仅练就了一双“铁砂掌”,手一摸就知道菜籽炒热的温度,还做到了“心中有数”,不看时间就知道菜籽的压榨程度。陈彩霞则在机械的更新换代中,从重体力中逐渐解放出来。
“这是我们二十几年前的榨油机,现在已经淘汰了,但是有感情,一直搁这也舍不得卖,留个念想吧。”闫有容的妻子陈彩霞说。
墙角闲置的榨油机械,是闫有容和陈彩霞创业的第一代设备,这套“老古董”既是这对夫妻俩“干一行爱一行”的有力证明,也见证了小榨坊日新月异的改变。
“从当时的90型榨油机到现在的150型、155型、160型,那时候一个小时只能加工100斤到200斤左右,现在一个小时能加工500斤到800斤左右。现在的工艺水平比以前要高,工作效率也高,再加之半机械化,人的体力也要相对来说减轻不少。”大堰角榨坊老板闫有容说。
20年间,大堰角的小榨坊更换了三代菜籽油压榨设备,增加了芝麻油、花生油、核桃油、葵花籽油的加工设施,闫有容、陈彩霞夫妇还专程到省外先进的榨油坊考察学习,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传统压榨工艺。
“20年前,100斤菜籽只能出上28斤油。现在菜籽品种在变好,油量也在提高,随着我们的设备更新,现在的100斤菜籽出油量已经能达到35斤到40斤左右。”大堰角榨坊老板闫有容说。
从2001年到2024年,23年间,这对夫妻用心经营的小榨坊,不仅为周边成百上千户村民提供榨油服务,每年收入10多万元的收入,也让这个小家庭迈向小康生活。
“我们这个小作坊虽然不大,但是它是我们家里重要经济来源。这几十年来,我们家里这些所有的变化都依靠它,娃子也上班了,小的还在上学,房子也盖了,未来我们还需要依靠他过上更好的生活。”闫有容的妻子陈彩霞说。
小榨坊的20年,不只见证了闫有容、陈彩霞夫妇的创业致富,还记录了成千上万个农村家庭的变化,在这里可以洞见中国三农的跨越式发展。
来自李庙镇的姑娘李玉彩对儿时陪同父母一起来榨油的印象记忆犹新。天还没亮就坐上农用车一路颠簸来到榨坊排队,手工压榨等候时间长,至少等候大半天才能榨完油回家。
“小时候都是拖拉机或者三轮运出来榨油,有时候是人家上门,我们用菜籽换油吃。现在交通方便了,基本上就是自己开车运出来自己榨,我今天带了400多斤,可能也就个把几个小时就榨完了,出油率、味道、口感都挺好的。”村民李玉彩说。
李玉彩和记者说,同样是种油菜收油菜,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选种开始,种子每年都在升级,高产高抗型种子大幅度的提升了产量;管护阶段,有农技专家上田“手把手”指导,何时施什么肥让农民一清二楚,到了“一喷三防”的时候,村里组织免费喷施,农户不操半点儿心;菜籽成熟时,收割机直接入地,小田并成了大田方便操作,收割省时又省力。
小榨坊里千家事,从顾客的口中、菜籽中、出行方式中、精神面貌中,榨油师傅闫有容听到、看到也感受到了顾客们欣欣向荣的变化。
“20年前,老百姓一般的一亩田都能收两三百斤菜籽,现在好的年程情况下能达到500到600斤。我们仍旧是尽力地做好加工服务,力争榨出好油,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油。”大堰角榨坊老板闫有容说。
机械助力,科学管护,粮食丰产,农民丰收,20年日新月异,小榨坊与万千农村家庭一同奔小康、迈向幸福路。(记者龚良杰方荩娅)